2021-11-23
44次
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方向博士后招聘
10K-15K/月
上海大学
申请职位
基本信息
所属部门文保研究院
学历要求博士
专业名称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方向博士后招聘
招聘人数6
职位类别未填写
专业类别未填写
单位地址(工作地点)(上海)
职位描述/研究方向
合作导师介绍:
1、黄继忠  教授
黄继忠,博士,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石质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与加固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砖石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等职。
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岩土文物保护研究、古遗址保护研究等。长期从事岩土文物病害机理研究与保护技术研究。在环境对石窟文物风化影响、水对石窟文物风化影响以及石窟保护技术研究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通过粉尘及水对石窟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揭示了粉尘对云冈石窟石雕的影响机理、水岩作用与云冈石窟风化病害作用机制;通过石窟水分来源的研究,解决了石窟水分来源探查的相关技术问题;通过凝结水形成规律的研究,研发了石窟表面凝结水定量测定技术,提出了石窟内部凝结水治理的成套方案。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2016年获“十二五”全国文物科技创新奖一等奖,2015年、2007年两次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0年、2005年两次获全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二等奖。
 2、黄晓  教授
黄晓,博士,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教授,中组部“千人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溶胶凝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新型文物保护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多孔微球材料制备及其在纯化分离领域的应用等。在溶胶凝胶材料制备研究中,成功开发了多孔硅胶基微球的制备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成功开发了连续莫来石陶瓷纤维干法纺丝制备技术,并完成中试。在文物保护材料研究中,作为研究骨干参与我国首个文物保护领域973项目,并先后获得国家文物局“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一等奖(排名第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六)。
迄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他引850余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9项获授权;申请欧盟、美国专利各1项。
3、罗宏杰教授
罗宏杰,博士,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 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在文化遗产科学认知以及科技史方面,将中国古陶瓷的多元信息(化学组成、器型结构以及光谱特征)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研究,结合陶瓷物理化学原理以及陶瓷工艺基础理论,获得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中国古陶瓷的发展演变规律,揭示了中国古陶瓷发展史中若干重要转变背后的科学奥秘,探索并初步应用了容“眼学”经验与科技数据为一体的中国古陶瓷“断源断代及真伪甄别”方法,古为今用依靠瓷釉结构调控形成了以“分相釉”以及“结构色料”为特征绿色实用技术,相关科研成果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内首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所领导的“考古发掘现场脆弱性文物临时固形材料与技术”科研成果,先后在我国28个省、68处重要考古发掘工地成功应用,抢救保护了一大批脆弱文物与化石,先后获得国家文物局“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256篇、出版专著4部,论文和专著被他引3378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0项。
文字
沟通0
视频
面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