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学院招聘简章
日期:2021-09-08 浏览



学校始建于1948年,辽宁省应用型示范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试点院校、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首批试点院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之一、“科学能力提升计划”首批试点院校、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百城千校”首批试点院校、辽宁省双创示范基地、教育部首批新工科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单位、国家发改委“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单位、“辽宁机器人产业技术校企合作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87.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58万平方米。开设以工为主,涵盖工、管、文、艺、教育等五大学科门类。全日制本专科生10343人,其中本科生8779人。

学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本溪水洞闻名遐迩、枫叶红遍全国、风景宜人、交通便利,是治学研究之良地。

2015年以来,学校立足地方,在国家推进产教融合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政策引领下,抢抓机遇,积极搭建各类产教融合平台,加快转型发展步伐。26所高校、3家研究所和27家企业组成。2019年冶金工程、测绘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冶金工程、测绘工程、广告学、自动化四个专业获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年度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居省属高校前列。

★ 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 (2个)

冶金工程、测绘工程。

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 (4个)

冶金工程、测绘工程、广告学、自动化。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1个)

我们在这里诚待英才,共襄伟业!人才引进计划

人才引进计划

岗位名称

岗位
类别

岗位简介

招聘人数

招聘条件

学历

学位

专业

工作经历

其他条件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

专业
技术

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工作

1

研究生

博士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

双百学院专任教师

专业
技术

从事教育教学、科研工作

1

研究生

博士

控制科学与工程类/仪器科学与技术类/机械工程类/电子工程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类

冶金工程学院专任教师1

专业
技术

从事一般性教育教学等工作

1

研究生

博士

材料加工工程

焊接方向、热处理方向、金属成型方向、轧钢方向均可。

冶金工程学院专任教师2

专业
技术

从事一般性教育教学等工作

1

研究生

博士

材料学

冶金工程学院专任教师3

专业
技术

从事一般性教育教学等工作

1

研究生

博士

钢铁冶金

药化学院专任教师1

专业
技术

从事一般性教育教学等工作

2

研究生

博士

化学工程与技术类

药化学院专任教师2

专业
技术

从事一般性教育教学等工作

1

研究生

博士

环境工程

曙光学院专任教师

专业
技术

负责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的教学工作

1

研究生

博士

数学类

基础部专任教师1

专业
技术

从事一般性教育教学等工作

1

研究生

博士

数学类

基础部专任教师2

专业
技术

从事一般性教育教学等工作

1

研究生

博士

物理学类

机械学院专任教师1

专业
技术

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2

研究生

博士

机械工程类

机械学院专任教师2

专业
技术

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1

研究生

博士

力学类

电信学院专任教师1

专业
技术

从事本科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学,以及在控制学科领域内从事科研活动

3

研究生

博士

控制科学与工程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类/信息与通信工程类

电信学院专任教师2

专业
技术

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或承担电机拖动等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以及与此相关的科研工作。

2

研究生

博士

电气工程

电信学院专任教师3

专业
技术

主要在辽宁省机器人驱动控制工程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并负责相关教学工作和兼职管理岗位

1

研究生

博士

机械电子工程

资土学院专任教师1

专业
技术

从事一般性教育教学等工作

1

研究生

博士

土木工程类

资土学院专任教师2

专业
技术

从事一般性教育教学等工作

1

研究生

博士

测绘科学与技术类

资土学院专任教师3

专业
技术

从事一般性教育教学等工作

1

研究生

博士

矿业工程类

创新创业学院专任教师3

专业
技术

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3

研究生

博士

不限

人文艺术学院专任教师

专业
技术

从事一般性教育教学等工作

1

研究生

博士

艺术学类/新闻传播学/学前教育学


管理学院专任教师

专业
技术

从事一般性教育教学等工作

1

研究生

博士

档案学



引 进 层 次

  第一层次: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第二层次:长江学者、“万人计划”杰出和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杰青、国家科技奖或国家教学成果奖主持人以及与其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相当的学者。

   第三层次:“万人计划”拔尖人才、优青、青年长江学者以及与以上资历水平相当并具备获得“杰青”潜力的青年学者;或者年龄在50周岁以下,国家自(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等。

第四层次:年龄在45周岁以下。海归人员应获中国教育部认证的海外博士学历,博士毕业后在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有5年以上科研经历,具有稳定研究方向和较高研究水平。国内应为本领域知名教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主持过两项以上国家级项目,且获得过国家科技奖(前3名)或省级科技奖一等奖(政府奖主持人)。

  2.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3.省级优秀专家,省级特聘教授及相当层次学者。

  4.省级教学名师或国家精品课主持人,且获得过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前3名)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人)。

第五层次:优秀博士,年龄在45周岁以下,学术水平高,科研成果好的优秀博士。优秀博士标准:本学科专业领域内,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2篇及以上专业论文(限第一作者)或SCIEI论文(需要注明期刊,会议检索论文应提交论文录用率)1篇及以上(必备);并且下列条目中至少满足三项。

1. 近五年作为重要成员参与过国家级项目或两项以上省部级项目(按结题成果贡献情况认定)。

2. 近五年作为等级内额定人员获得省部级政府三大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3. 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唯一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本学科方向的论文被SCIEIAHCICSSCI收录,影响因子累计值高,或单篇影响因子高。

4.近五年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及以上(如第一完成人是导师,本人须排名第二)。

5.博士后出站。

6.学校急需专业或紧缺专业。

* 优秀博士需经学校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认定、学校批准。

第六层次普通博士,年龄在35周岁以下(有工程背景的特殊人才可放宽到40周岁),即首位发表本学科领域核心期刊论文3篇;或被SCIEICSSCI A&HCI检索2篇以上,能胜任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或具备相当水平的博士。

文字
沟通0
视频
面试1